环保部《中国环境监察》刊登: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来源:南宁市环境保护局   作者:   时间:2017-07-06

《中国环境监察》(2017年3月总第16期) 文:尹若

 

好的法律要“落地生根”并装上“钢牙利齿”,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和落实。环境执法在思想认识、措施方法和质量效果上是一脉相承的,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和严于执法只有做到环环相扣,执法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意义上的不折不扣。

                               ——南宁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韦好鹏

2013年以来,南宁市区五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各项监测指标100%达标,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水环境质量创近二十年来最好水平;

2013年至2015年,南宁市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省会(直辖市)空气质量十佳城市;

2016年连续六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创下2013年南宁市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南宁蓝”成常态;

南宁市曾荣膺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

…… ……

近年来,南宁市环境执法队伍坚持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确保环境安全为底线,以服务优化经济发展为导向,不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力促全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走向双赢,环境执法工作持续开创出新的局面。

 

落实责任担当  强化制度建设

2013年以来,南宁市环保部门累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4.2万多人(次),检查企业项目1.5万多家(次),受理信访投诉4.6万多件(次),立案查处1700多件、处罚金额1.1亿多元,征收排污费1.36亿多元。南宁市多项环境执法举措勇为“全区率先”,违法查处力度位列“全区之首”,实现了处罚案件、处罚金额、排污费征收逐年上升和环境信访投诉逐年下降、全市境内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为零等“三升一降一零”的良好执法成效,有力有效保障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环境安全。在这些执法担当的背后,依靠的是制度机制建设的强大支撑与保障。

——对内,南宁市环保部门修编完善了一批管理制度,包括完善规范的90多项执法工作制度、80多种执法模板,也包括强化管理的108项监管数据体系、风险源评估体系、执法绩效评估体系、定责履责问责制度等。

——对外,创新和率先建立了一系列执法新机制:2014年以来,2次跨跃式修订提升市区扬尘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多职能部门“综合诊疗法”整治黑烟囱,联合整治拆除市区907条污染烟囱;率先建立广西首个跨市流域联联联控机制,与相邻6个城市签订水污染联防联控备忘录,并在沿江沿河重点企业产排污环节安装视频监控;率先实施广西首次大气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控,与其他兄弟城市建立大气污染协作机制;率先在广西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环保与气象部门会商联动,2016年实施人工降雨保障空气质量13次;与公安等部门建立落实执法衔接联动机制,连续查办大案要案,截至目前办案数量全区最多;率先开辟微信举报、舆情监控、有奖举报、失信惩戒等执法新路径;每年与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在饮用水、畜禽养殖、扬尘、餐饮油烟、噪声、矿山、自然保护区等10多个行业领域开展联合执法,形成联合执法新常态。

——理顺明晰了区域性、部门间的执法事权。通过积极协调,市环保局与各城区、开发区环保部门的执法事权关系进一步理顺,城区与开发区等的执法事权划分进一步明晰。南宁市一些区域性、部门间的执法事权历史问题得以理顺。通过持续强化执法机制制度建设,切实担当起和落实好环境执法责任。

 

落实重任担纲  强化执法聚焦

南宁市环境执法队伍不仅勇于担当,更是善于担纲,作为环保战线上的主力军,屡屡承担起重要时期环保工作中的重点关键任务。

——2013年,南宁市环境监察部门担任主力,主动提前开展了规模空前的邕江及内河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入江(内河)排污企业和排污口,获取邕江两岸300多张入江排水口照片和全景视频等第一手排查成果,为后续自治区和南宁市部署开展江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直排口整治、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4年,南宁市环境监察部门牵头负责体操世锦赛环境质量保障的两项重中之重任务——烟囱整治和扬尘联防联控。市环境监察支队制定烟囱整治方案及配套16份工作文件,开展整治全过程现场督查指导;组织修订市区扬尘联防联控方案、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通报督促并发布预警,全市整治拆除烟囱907条,扬尘预警防控40多次,有力保障了世锦赛期间环境质量。

——2015年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第一年,全市环境监察部门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近600件,运用新法查处案件135件,处罚金额5000多万元(比“十二五”前四年的总和还多)。查处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均位列广西第一。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广西督察期间,全市环境监察部门承担督察组交办信访案件工作,做到了“边受理、边督察、边整改”,市环境监察支队第一时间落实工作方案、案件责任承办单位等,第一时间汇总上报查办情况,又快又准督办信访案件,有力督促突出环境问题立行立改。督察期间,南宁市转办督察信访案件58批次375件,上报办结168批次375件,案件办结率、按时办结率和案件信息公开率均为100%。

特别是近三年,南宁市积极主动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大清查、“每季一专项”等重点环保专项执法行动达50多项,“南宁市的环境执法工作既有上级部署的规定动作,也有自主开展的自选动作;既有纵向深入的精细执法,也有横向联动的联合执法。”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领导在南宁市督查指导时评价道,“可以说,环境执法在环保全局工作中越来越发挥出强有力的基础性、全局性和震慑性作用。执法用好了,环保工作就会纲举目张,满盘皆活。”

着眼固本强基  专注真抓实干

“要建立统一高效、密切配合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就要从我们环保系统内部抓起,全市环保系统内部要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上下团结一致、上下相互信任的工作氛围。”去年12月底,在南宁市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党风廉政建设暨2016年第三期环境执法业务培训会上,韦好鹏局长强调,“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要强化跟踪落实,紧盯工作进度,倒排时间节点,对推进不力的情况,要找准症结,及早解决,强化责任,坚决推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出台,南宁环保部门紧抓时机,运用新法强劲打造执法高压态势。2015年,南宁市环保、公安联合查办宾阳县一起非法冶炼铅锭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处罚金额高达3000多万元,创广西环保史上新高,全市移送公安机关案件共14件,数量居全区第一;2016年,依法查处了3起典型较大环境违法案件,其中横县一起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处罚金额也高达3000多万元。

南宁市素来享有“绿城”美誉,为实现“南宁蓝”常映“绿城”,南宁市党委、政府近年来切实提升和加大扬尘污染联防联控力度,将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纳入“美丽南宁整治畅通有序大行动”考评范围,由市大行动办统筹组织城管、城乡建设、公安交警、环保等执法部门年均开展对泥头车、建筑工地、道路扬尘、企业堆场等联合执法巡查百余次,通报和预警数十次,联合开展混凝土搅拌站、采石场、道路及建筑等扬尘整治,特别是通过安装建筑工地在线监控设施、运输车辆防尘袋,实施采石场标准化建设,财政购置雾炮车等整治措施多管齐下,实现精细化防控。2016年还强化开展了扬尘整治“三个一百天”行动,实施扬尘相关行政处罚700多起,并在媒体上公布PM10治理每周排名通报。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市建筑噪声投诉量在环境信访投诉总量中占比近八成,成为环境信访投诉处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南宁市环境监察支队下大力气,通过实行环境监管人员分片包干制、强化“白+黑”“5+2”执法、举办施工单位培训班、组织媒体记者现场跟踪报道曝光违法违规施工行为、每年开展为期2个月的中高考噪声专项集中整治等,多措并举严控市区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近几年来,南宁市建筑噪声投诉量与信访投诉总量较往年均大幅下降,其中2016年较2014年下降了25%。

同时,南宁环境监察支队不断加大对县(区)、开发区环保工作的执法督查指导力度。近年来持续开展环境执法综合督查检查,注重运用“督查+约谈+督办”方式,由市政府对问题突出的县区政府领导实行约谈,直面问题落实整改。目前南宁市已在全区率先约谈县(区)政府4次,督察试点县(区)2个,有力推动了县(区)、开发区落实属地环保监管责任,优化辖区产业生态布局,加快解决环境问题。

 

立足全局思维  推动产业“升级”

强化执法监管是实行最严格环境管理制度的根本要求,它正在成为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手段。“站在环境执法工作新的历史起点,要强调全局思维。”韦好鹏局长表示,“强化刚性环境执法监管,就是在助推绿色转型崛起之路。用执法监管倒逼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加快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和关停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同时,换来的是绿色新兴产业的应势而生和蓬勃发展。用执法监管促进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在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和扭转开发建设错误模式的同时,换来的是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综合效果。”为此,南宁市环保部门直面当下、持续突围,不断赢得实现产业“升级”的绿色“砝码”。

“疏堵执法”推动产业能源结构调整。近年来,南宁市通过强化环境执法整治,拆除了数百台高污染锅炉,关停整合了数百家传统污染企业。同时,大力推进天然气改造和热电联产实施,引导关停企业按规划布局搬迁入园等,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群合理布局和培育发展。

“行业执法”推动化解行业过剩产能。“十二五”以来,南宁市通过连续多年开展重点污染行业环境执法整治,累计关停和淘汰了150余家钢铁、水泥、造纸、淀粉、酒精、富锰渣、制革、铅酸蓄电池、金属表面处理加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企业,在解决历史环境顽疾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产能结构的优化调整。

“民生执法”推动改善提升宜居环境。南宁市通过强化对位于主城区以及群众投诉反映强烈的重污染企业的严格环境执法,推动实现了主城区化工、造纸、平板玻璃等行业10余家排污大户政策性关停和转型发展,既催生了绿色新兴产业,也保障了市民群众的绿色诉求和环境权益。

“生态执法”推动环境社会综合效应。近年来,南宁市通过强化对湖库河流的水环境执法,推动实施市区多条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其中,市区那考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全国首个内河流域治理PPP项目实施完成,昔日的臭水沟变身为湿地公园,实现了流域生态环境极大改善,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结合的典型范例。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既要有破解燃眉之急的能力,更要有坚持久久为功的定力。南宁市环境监察队伍将一如既往地迈出坚定步伐,为了百姓的环境福祉,朝着更好、更快实现“天蓝、水清、地净”的目标砥砺前进……

[ 关闭窗口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订阅定制

Copyright ? 2008-2017 det365娱乐官网 版权所有

南宁市det365娱乐官网主办 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承办

桂ICP备08000837号



浏览本网站请使用1366 * 768以上分辨率及IE7.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